zh
防雷措施及标准
长期以来,世界各地一直在使用改进的方法在塔、架空线路和人工雷站中测量雷电流。现场测量站还记录了雷电放电辐射的电磁干扰场。基于这些发现,就现有的保护问题而言,雷电已被理解并科学地定义为干扰源。还可以在实验室中模拟极端雷电电流。这也是测试防护装置、部件和设备的先决条件。同样,可以模拟用于测试信息技术设备的雷电干扰场。
由于如此广泛的基础研究和保护概念的发展,例如根据EMC组织原则建立的防雷区概念,以及针对雷电放电引起的场感和传导干扰的适当保护措施和设备,我们现在具备保护系统的必要条件,从而将最终故障的风险保持在极低的水平。因此,在发生恶劣天气威胁时,可以保证重要基础设施免受灾害影响。
人们已经认识到需要对雷电防护措施(包括所谓的浪涌防护措施)进行复杂的、面向 EMP 的标准化。国际电工委员会 (IEC)、欧洲电气标准委员会 (CENELEC) 和国家标准委员会 (DIN VDE、VG) 正在针对以下问题制定标准:
• 雷电放电电磁干扰及其统计分布,是确定各防护等级干扰等级的基础。
• 确定保护级别的风险评估方法。
• 雷电放电措施。
• 雷电和电磁场屏蔽措施。
• 针对传导雷电干扰的抗干扰措施。
• 保护元件的要求和测试。
• 以 EMC 为导向的管理计划背景下的保护概念。
发帖时间: Feb-19-2023